• 是工具,不是標籤

    重新看待MBTI 雜記
    更新: | 發行:

    最近在跟老闆娘閒聊公事時,她突然問我:「你的 MBTI 裡是不是有 J 啊?」

    我直覺說:「沒有欸,我是 P。」

    她接著說:「那我想你可能是在不同的時候,就是會測出不同結果的人。」

    心裡稍微估嚷了一下,想想還是不要急著回應好了。

    只是最近看到Youtuber 在採訪MBTI的心理專家,讓我終於忍不住打這篇了。

    說實在的,我滿喜歡MBTI這項工具的,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星座、易經占卜等等工具。但熟悉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之前,我也和多數人一樣會幻想,是不是使用這樣的工具,我就可以知道我將來可以去哪裡呢?讓別人了解我?或著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歸屬感?

    > 閱讀更多

  • 等一下

    拖延是心理問題,不是你有問題。 人生指南
    更新: | 發行:
    Photo by Brett Sayles:

    我還記得小時候最常在玩遊戲的時候,隨意地對母親的催促回話:「等一下。」

    等了「這一下」彷彿是一種魔力,似乎可以到達看不見的遠方,也似乎會在父親的憤怒之下,戛然而止。

    然而這不經意的話語,也慢慢滲透到現在的自我,每當我說等一下,我似乎都可以感覺到自己並沒有真心想要解決。於似乎對活動是否如期開展,計畫是否照著進度進行,總忍不住等上那麼一下下。 為了打破這一年年的延宕,我在近年成功的養成讀書習慣,開始能夠不經意的每天逐步完成一小塊的閱讀模式。今天剛好也在《Hidden Potential》(台灣暫無翻譯)一書中,了解到拖延並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。

    我們這樣說好了,如果你開始想要拖延,並不是因為你是一個糟糕的人、懶惰鬼,或是你是個欠缺時間觀念的人。

    你只是單純的想逃避這件事情帶來的感受,即便你知道拖延的結果更糟糕,但你的情緒還是會將你從心目中完美執行所有事情的任務機器,拖著你走到「晚點再說」的那一端。我只能說這種感受,我時常有,甚至可以說是每天都有。

    我目前解決的拖延方法,反而是過往最不能接受的方式。

    > 閱讀更多

  • 沒有疑問,不如放棄

    我的2024閱讀策略指南 人生指南
    更新: | 發行:
    Photo by Atharva Tulsi on Unsplash

Taken by the railroad near my High school during a cloudy after the first day of snow. It was a moody and dark scene set by the dead trees and shrubs.

    前天盤點2023年的閱讀書籍,發現我總共讀完19本書。一方面覺得自己怎麼可以閱讀這麼多,讓自己有一絲絲成就感湧上心頭。而另外一方面,是我下半年在閱讀一些書籍後,我遇到了困境。

    大致上來說,我對於獲得新的概念、想法,通常是來者不拒的。這是我一直保持閱讀習慣的因素。 由於去年我開始需要加強英文的能力,我選擇書籍的目標,從想要知道「新知識」轉變成「新知識」加上「語文學習」。這在一開始的時候,非常的成功,從年底玩英文遊戲可以順暢地唸完劇本,就知道這段語文學習絕對功不可沒。

    可是,下半年的時間,我卻開始感到讀書好無趣、沒有動力完成。我一開始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,只是感覺到學習新的知識,並沒有如過往般興奮。

    >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