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選擇重要的事情?還是有價值的事情?

    在猶豫不決中,持續前行的人生 雜記
    更新: | 發行:
    Photography of Person Holding Black Camera Lens

    最近日子又陷入了一些瓶頸,雖然是老樣子的動力全無,但主要是這次遇到一個我之前沒遇過的問題。

    我居然對讀書開始感到有些無所適從。

    這是以前沒有發生過的事情,因為我通常都能夠一直讀下一本,而且加上最近開始有紀錄的習慣,讓我更是邁向每個月至少讀完2、3本,幾乎是以前完全沒有辦法達成的境界。

    那問題是怎麼發生呢?

    其實我不是很清楚,究竟是因為有紀錄的關係,我發現我通常會比較賣力回想書本之間的脈絡,逐漸讓我開始產生阻礙感。還是因為我太想把書本讀完,藉由讀完一本書來讚賞自己的風光偉業,完成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滿足。

    但終究這件事情,不再是因為好奇心驅動了,或是應該說目的開始逐漸不同了。我開始感受到壓力,逐漸放慢了腳步。雖然我依然不依不饒的,每天至少讀個5頁的書籍,希望能夠逐漸找到自己的目標。

    前些日子,我在聽閱讀前哨站介紹《時間管理的30到難題》並訪問作者——電腦玩物Esor,講到不要去對抗拖延,拖延是一種情緒。要理解自己,並利用自己的拖延去逐步地完成事情。

    接著今天開始拜讀,其中一段作者寫道:

    > 閱讀更多

  • 神秘的新領域

    當自信來到了高點⋯⋯ 桌遊故事
    更新: | 發行:
    Photo by Magda Ehlers:

    這應該是我第二次來桃園工作。

    第一次來是因為音樂教室的工作調派,當時被老闆分配到往返兩家分店的業務。老實說,我覺得挺有趣的,還因此認識不同店面的店員和吉他老師。也不確定是不是我自己帶著有色眼鏡,我總覺得音樂人就是有些瘋瘋癲癲加上離經叛道,加上他們遇到自己的喜好卻常常一改平時態度,總讓我很感興趣的和他們多聊幾句。

    有時候回憶起那段日子,無法確定那是個幸福快樂的時光,還是我正在逃避、想找另外一個出口。只是我很慶幸那段不長的時間裡,遇見形形色色、性格不同的人,增添記憶裡的些許色彩。

    而這一次來,是時隔幾個月後,工作內容已經不一樣,也已是炎熱的夏季。

    > 閱讀更多

  • 率性而為

    替自己的人生,找到一條出路。 人生指南
    更新: | 發行:
    Photo by Brett Sayles:

    小學時候,你急急忙忙衝著回家會做什麼?

    寫功課?還是家裡今天有特別準備火鍋,等著大快朵頤?

    我記得小學放學的時候,衝衝忙忙地回家,除了有炸雞翅可以吃以外,一定是為了立刻打開電視,準時收看動畫節目。回家的路程也錙銖必較,絕對不繞彎,說有多快回家,就有多快。

    台灣在那時候的週一到週五,晚上4點半到晚上6點之間,通常都會有卡通節目可以看。我們家只有不用花錢的無線三台,即使無法和同學一樣,可以享受更多不同頻道的動畫。但對我來說,只需要那一個半小時,和家人搶電視台就非常夠用了。

    那段日子其實滿有趣的,回家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吃飯,到了吃飯時間,眼睛還離不開電視。直到開始播無聊的新聞,接下來就是等著一邊做功課,一邊和家人看八點擋了。

    細數當時的時光,直到國中更沈迷於電玩遊戲,算好電玩和看動畫的完美時間分配。而高中之後,又因為學校離家較遠,這個習慣才逐漸被中斷。回家只剩下吃飯,和不由自主的課業解決時間。而如此無法完整自我安排的生活模式,似乎到了職場之後,也不見得稍停下來。

    我呢,為此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,我想找到一個每天都可以做的事情,每天都能感到興奮的事情。

    >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