率性而為

替自己的人生,找到一條出路。
人生指南
更新: | 發行:
Photo by Brett Sayles:

Photo by Brett Sayles: Source:

小學時候,你急急忙忙衝著回家會做什麼?

寫功課?還是家裡今天有特別準備火鍋,等著大快朵頤?

我記得小學放學的時候,衝衝忙忙地回家,除了有炸雞翅可以吃以外,一定是為了立刻打開電視,準時收看動畫節目。回家的路程也錙銖必較,絕對不繞彎,說有多快回家,就有多快。

台灣在那時候的週一到週五,晚上4點半到晚上6點之間,通常都會有卡通節目可以看。我們家只有不用花錢的無線三台,即使無法和同學一樣,可以享受更多不同頻道的動畫。但對我來說,只需要那一個半小時,和家人搶電視台就非常夠用了。

那段日子其實滿有趣的,回家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吃飯,到了吃飯時間,眼睛還離不開電視。直到開始播無聊的新聞,接下來就是等著一邊做功課,一邊和家人看八點擋了。

細數當時的時光,直到國中更沈迷於電玩遊戲,算好電玩和看動畫的完美時間分配。而高中之後,又因為學校離家較遠,這個習慣才逐漸被中斷。回家只剩下吃飯,和不由自主的課業解決時間。而如此無法完整自我安排的生活模式,似乎到了職場之後,也不見得稍停下來。

我呢,為此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,我想找到一個每天都可以做的事情,每天都能感到興奮的事情。

年輕的時候,我想要製作每一個人都喜歡的遊戲,促成我對電腦的興趣。變成上班族的時候,想要的是上台表演吉他並且打算玩一輩子。而現在,我則希望能夠有機會幫助別人,讓別人的生活更好,雖然具體來說,我還不知道該怎麼做,也還在尋找執行的方向,但有一件事情變得比以前具體多了,或著應該說是踏實且感到滿足,那就是每日任務、或是每日挑戰。

在很年輕的時候,我實在很討厭每日清單,我認為那是每天「應該」要做的事情,通常生活就是大概有個方向就好,然後就埋首下去、拼命去做。我總想著「率性而為」四個大字變成我的墓字銘,那該有多好。只是隨著歲月添增,我逐漸理解如果想要達到內心所期望的隨心所欲,需要付出的代價十分巨大,讓我開始懷疑隨心所欲是不是一種幻想的生活型態。

畢竟看看朋友的生活,或是長年在桌遊店看顧客的生活型態,總感覺大家對自己的生活不夠滿意,放假拼命地玩、平常拼命的加班,我總感覺離大家理想上的歲月靜好,仍有一大段的距離。而且自己在工程師的職涯當中,看似維持平穩的生活,也讓我感覺到危機四伏,特別是在閱讀過《我只想要一個平穩的生活,這有甚麼不好?》的一篇文章之後,更是感到坐立難安。

就這樣在幾年的探詢,我讀到兩本關於習慣的書籍。

其中,我從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》,開始理解大腦產生的獎酬機制和如何建立習慣路徑,而那個時候慢慢地種下了一個想法——假使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習慣更好,那樣會不會更加的幸福快樂?

幾年之後,我又讀了十分經典的《原子習慣》,進一步讀到習慣與身份認同的關係。書中提到,如果我們內心的身份認同,自然就會產出一樣的結果。例如:我的目標如果是想成為吉他手,目標應該放在我是喜歡音樂的人,只是用吉他演奏出音樂的人。

這個時候我又跑出另外一個想法,那如果我真的想要率性而為,到底維持什麼樣的生活型態、習慣,能夠真的達到我認為的目標?或著換個說法來問,如果我想要讓我自己感覺到生活幸福有意義,那我是誰?我每天又能夠做什麼?

就這樣跌跌撞撞了幾個年頭,我逐漸發現每天想做的事情,也許是現在還在待業吧,讓我更可能更加想清楚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。

1)是每天都有要有生產,才會感受到完整。由於我不確定有沒有相關的研究報告,也不確定這樣的說法正不正卻,或是我已經受到社會荼毒太久。如果要我整日無所事事、不事生產,心裡頭總會難安。但只是上班完成工作事項,又難免覺得生活不是自己要的。對我來說,當時每天回家彈吉他,可能就是我對抗這種虛無敢的反抗。只是到頭來呢,我也覺得這種對抗是失敗的,因為拿喜好去消磨虛無感,終究會被虛無感吞噬。

而我也一邊在這樣的過程之中,一邊尋找生活中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。而為了尋找更多的可能,就迎來了2)保持每天閱讀的習慣,通常就算再怎麼忙,我也會大概翻個5頁的書籍,或至少快速瀏覽一個章節,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洞見。

隨著這些洞見的內化,大約幾年之後開始改變自己的思考與說話方式,而我確實喜歡這種改變,讓我變得更有脈絡,對事情也更有想法,也逐漸讓我知道自己的未知領域。為了保持能夠持續學習的精力,以及我心裡總有個開著紅色敞篷車、身體數值三高的胖子夢魘。於是我又加入了另外兩項,分別是3)充足的睡眠,以及4)規律運動

由於壓力十分容易造成我的睡眠不足,常常要是過度擔心上班表現,我幾乎整晚都睡不好覺。

而且說個可能會讓你笑話的,我當初選擇桌遊店的工作,原因之一是可以從晚上睡到太陽曬屁股,直到下午才需要去上班。但工作久了之後就發現,我常常一醒來就是吃午餐,然後吃完午餐就開始上班了,這麼一來,不就跟一班上班族差不多嗎?而我為了不想整天都只有上班,下班回家通常會抓緊時間看書、彈吉他。不過隨著後來店內的工作事項也越來越多,我逐漸將想做的事情改到早上,晚上回家就準備去跑步、運動,或著是玩著新買的桌遊數位版,以免哪天被客人挑戰,輸得太過難看。

隨著將近幾年對自己肉體和大腦的改革,我發現我大概一年可以看完10-15本左右的書,而且隨著時間越看越快,理解速度也不斷加快。在吉他上,進步則沒有這麼多,因為我常常十五分鐘補魚,三天曬網,但即便如此,我還是依然有感覺到學習的速度有不斷地加快。

而後,我為了更加穩定這樣的成果,我開始5)紀錄每日的行程,大概在前三、四年前開始,我讀完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,開始想要實際實踐這簡單容易入門的筆記方法。最大的改動是,我將筆記當中的每日任務從「應該」轉變成誠實的「紀錄」,我不再對自己打高射砲,我按照書裡的概念,開始每天估算並寫下自己期許完成的事情,如果沒有完成,則在任務前面畫個箭頭,將任務推遲。如果任務多次推遲沒有完成,就必須正視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做。

我這邊也想坦承另外一件事情,我剛開始子彈筆記法,最長有空白半年沒有繼續寫,短一點則一兩個禮拜。不過我現在大概最多晚一天補寫紀錄,我慢慢的將責難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態,轉變成這只是一本記錄。

最近我又從《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》學到一個如釋重負的想法——筆記空白也不是壞事。對於筆記上的空白,要麻就是太忙,那就是過勞;要麻就是放假太多天,那就是幸福的空白,這確確實實安慰了我許多。

而不斷保持著紀錄生活的日子,筆記開始變得像生活的重心一樣。每當寫筆記感到厭煩時,我會往前面翻幾頁,可以感受到自己確實有在變化。而且藉由它,我從記錄中發現,「一致性」的重要性。

我發現如果想要學習什麼事物,如果真的想要養成習慣,必須要有一致性。也就是每天做,每天也確確實實的紀錄。

紀錄本身不是來刁難你的,只是來讓你檢查。發現太難,就降低難度;發現太簡單,就逐步增強到自己覺得有挑戰的點。把心力放在我有做5分鐘也好棒棒,5分鍾不行就3分鐘。如果堅持了28天,還是覺得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型態,那選擇放棄也可以。

重點是堅持每天都做,形成習慣的阻力最小,逐漸養成自己好習慣的機會更大。我自己就是個不運動,到逐漸喜歡上慢跑帶來的快樂。而要達到聚沙成塔的效果,我認為總得有個底盤接住這些沙子,筆記、紀錄、堅持達到帶來的一致性,是我目前學習到的不二法門。

想想看小時候回家搶著電視遙控器,每次放學回家都是充滿怒氣、興奮無比的時光。我每次回想過往的某些日子,都覺得小朋友真是天才,活出人類自己的本性,知道哪邊快樂就去哪邊玩。而長大後,想要保持一樣的率性而為,自然是不可能一樣的任性,而且引起好奇的事物、喜好也全都不一樣。

只是我在一本本的筆記之中,發現了些許讓自己感到自由的秘訣,反而是自律、是堅持、也是每日一致不變的安排。